×

保障房建设的PPP模式
分享到:
2011-08-17 1920次
为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我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今年3月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信息显示,保障房建设进度安排为2011年和2012年分别投建1000万套,此后3年共投建1600万套。 8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公布了2011年1月~7月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情况:今年1月~7月,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已开工建设721.8 万套,开工率为72%(不含西藏自治区)。从进度看,11月底,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全部开工的计划有望实现。 按照计划,今年开工的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投资约1.3万亿元,其中5000多亿元将由中央和各地政府筹集,中央财政将投入近1500亿元,其余均由地方政府筹措;约有8000亿元将通过社会机构和保障对象及其所在企业筹集。 如何筹集到保障房建设资金是当前地方政府遭遇的难题。今年开工的1000万套保障房,一半后续资金要留到明年配置,可以想见,明年保障房建设资金筹措将更加艰难。 党中央、国务院采取各种措施,比如允许发行地方债和企业债,建立保障房融资平台,鼓励社保和保险资金进入保障房领域等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主管部门、各地政府、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也在研究和实践保障房资金的多渠道拓展之道。 早在2009年,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在天津开发的武清新城,即以BT(build-transfer,即建设-转让)特许经营的方式进行。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和当地政府签订协议,项目竣工验收以后由政府回购。集团既是投资方,也是建设方,同时也享有BT特许经营权。投资收益是以投资成本为基数乘以固定的收益率。在回购款支付方式上双方也做了约定,在正常情况下以货币的形式进行支付,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具备挂牌条件的住宅用地的土地使用权方式支付回购款。合同总工期是6年。目前有40多栋住宅楼通过结构验收,进入装修阶段,在今年年底交付给回迁户。 面对保障房建设巨大的资金缺口,与BT特许经营方式相似,但含义更为广泛,反映了更为广义的公私合伙、合作关系的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作关系)模式进入了保障房建设融资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中。   PPP模式的各种应用 PPP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如电信系统、机场和电厂等)的一个资助模式。公共合作伙伴的代表是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私营合作伙伴可以是私营企业、国有公司或特定专业领域的企业财团。PPP是一个广义的术语,应用范围很广,从简单的短期管理合同(有或没有投资需求)到长期合同,包括资金、规划、建设、营运、维修和资产剥离。PPP模式对需要高技能工人和大笔资金支出的大项目来说是有益的。 PPP模式是在改善传统的由政府财政支持的投资建设以及由国有企事业单位垄断经营时的弊端应运而生的,它在资金、效率、质量、风险等方面都有优势。PPP模式在国外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并有了很多成功案例。1992年英国最早应用该模式,英国75%的政府管理者认为PPP模式下建设的工程达到和超过原有建设模式成本与质量的要求。智利则是国家在公用事业急需改善的背景下为平衡基础设施投资于1994年引进PPP模式的,结果是提高了其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并获得充足资金投资到社会发展计划。另外,葡萄牙自1997年启动PPP模式,首先应用在公路网的建设上,至2006年的10年期间,其公路里程比原来增加了一倍。 当前,我国通过PPP模式引入民营资本的领域主要有高速公路、水务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而保障性住房、社会保障体系运行、农村金融服务等领域,也同样有适合以PPP模式引入民营资本参与的空间。   近期,将PPP模式引入保障房建设以解决融资难题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于7月透露,国务院已经将他们的保障房PPP模式研究简报上报到决策层,得到了决策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这个保障房PPP模式,是不是可以在今年的1000万套,今后几年2600万套保障房建设中更好地体现潜力和作用呢?我们认为这是没有异议的。”贾康说。